溧阳研学教育网

新冠疫情太讨厌,疫情真讨厌

回顾疫情数据与影响

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,已经深刻改变了全球社会、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方式,本文将聚焦于疫情期间的具体数据,通过详实统计数字展现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影响范围。

新冠疫情太讨厌,疫情真讨厌-图1

全球疫情数据概览
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最新统计,截至2023年3月,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7.6亿例,死亡病例超过680万例,疫情高峰期,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曾达到400万例以上,美国作为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,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亿例,死亡病例超过110万例。

亚洲地区中,印度累计确诊病例超过4400万例,死亡病例超过53万例,2021年4月至6月期间,印度遭遇Delta变异毒株引发的第二波疫情,单日新增确诊病例一度超过40万例,医疗系统几近崩溃。

欧洲地区,英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2400万例,死亡病例超过20万例,法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3900万例,死亡病例超过16万例,意大利作为欧洲最早暴发疫情的国家之一,累计确诊病例超过2500万例,死亡病例超过18万例。

中国疫情数据分析

中国作为最早报告新冠疫情的国家,实施了严格的防控措施,根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,截至2023年3月,中国大陆地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约50万例,累计死亡病例约1.5万例。

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期间,中国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后,感染人数出现明显上升,以北京市为例,2022年12月7日至2023年1月8日期间,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累计收治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患者超过43万人次,其中重症患者约1.3万人次。

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显示,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期间,全市累计报告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超过200万例,其中重症病例约1.5万例,死亡病例约2000例,高峰期单日新增感染人数超过50万例。

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报告显示,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期间,全省累计报告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超过1000万例,其中重症病例约3万例,死亡病例约5000例,高峰期单日新增感染人数超过100万例。

经济影响数据
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估计,新冠疫情导致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3.1%,是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,全球GDP损失估计超过5万亿美元。

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降6.8%,为1992年有季度统计以来首次负增长,全年GDP增长2.3%,是1976年以来最低增速。

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,2020年美国GDP下降3.5%,为1946年以来最大年度降幅,失业率在2020年4月达到14.7%,创大萧条以来最高纪录。

全球旅游业遭受重创,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(UNWTO)报告显示,2020年国际游客人数同比下降74%,相当于减少10亿人次,造成约1.3万亿美元的收入损失。

医疗系统压力数据

疫情期间,各国医疗系统承受巨大压力,美国医院协会数据显示,2021年1月美国新冠肺炎住院患者达到峰值,约14.2万人,占用了全国约20%的医院床位。

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(NHS)报告,2021年1月英格兰地区新冠肺炎住院患者超过3.4万人,创下疫情以来最高纪录,导致非紧急手术大量推迟。

印度医学研究理事会(ICMR)数据显示,2021年5月印度医用氧气需求量激增至每日约9000吨,是平时的10倍以上,多地出现氧气供应短缺。

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报告,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期间,全国发热门诊诊疗量在高峰期达到每日286.7万人次,是平日的13倍以上。

疫苗接种数据

全球疫苗接种工作取得显著进展,截至2023年3月,全球已接种超过130亿剂新冠疫苗,中国累计报告接种超过34亿剂次,全程接种率超过90%。

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(CDC)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3月,美国已接种超过6.7亿剂疫苗,约80%的人口完成基础免疫接种。

欧盟委员会报告显示,欧盟地区已接种超过10亿剂疫苗,约75%的成年人口完成基础免疫接种,印度已接种超过22亿剂疫苗,约70%的成年人口完成基础免疫接种。

变异毒株传播数据

新冠病毒不断变异,产生多个值得关注的变异株,世界卫生组织追踪数据显示:

  • Alpha变异株(B.1.1.7)在2020年底至2021年初迅速传播,传播力比原始毒株高约50%,导致英国单日新增病例在2021年1月达到6.8万例的峰值。

  • Delta变异株(B.1.617.2)在2021年中期成为全球主导毒株,传播力比Alpha变异株高约60%,导致印度单日新增病例在2021年5月达到41.4万例的峰值。

  • Omicron变异株(B.1.1.529)及其亚型在2021年底出现,传播力显著增强但致病性有所减弱,导致全球多国在2022年初出现感染高峰,美国单日新增病例在2022年1月达到约80万例的峰值。

长期影响数据

新冠疫情还带来了长期的健康和社会影响,世界卫生组织估计,全球约10-20%的新冠感染者会经历"长新冠"症状,包括疲劳、呼吸困难、认知功能障碍等,持续数月甚至更长时间。

联合国教科文组织(UNESCO)报告显示,疫情高峰期全球有超过16亿学生受到影响,占全球学生总数的90%以上,许多国家的教育系统转向线上教学,但数字鸿沟导致教育不平等加剧。

国际劳工组织(ILO)估计,2020年全球相当于2.55亿个全职工作岗位消失,全球劳动收入下降约3.7万亿美元,许多行业特别是服务业、旅游业和娱乐业遭受重创。

新冠疫情确实"太讨厌",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通过上述数据展现了其深远影响,虽然大多数国家已逐步恢复正常生活,但疫情留下的教训和影响将长期存在,持续监测病毒变异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、促进全球合作仍是应对未来可能的公共卫生危机的关键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